流浪猫救助在美国 (转贴)
通常,我们所说的流浪猫分为两种,一是因为走失、遗弃而有家难回的家猫(Stray cats),还有一种则是走失家猫生育下的后代,自小在野外生长大的野猫(Feral cats)。
以拯救小动物为使命的人勇敢地将别人遗弃的责任放在了自己身上。他们投入时间、精力与金钱来救助流浪猫狗,并帮助它们重新寻找新主人与新家庭。每年,美国数以万计的小动物因此重新回到了安逸与宁静的幸福生活中。
但是救助组织与人员能够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而流浪动物惊人的繁殖能力远远超过了单纯救助的承受能力。以一只流浪母猫为例,在4到7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生育第一胎的能力,以每胎平均4.25个小猫,以及每只母猫平均生产5.25胎计算,考虑到平均42%的幼猫夭折率以及相对较低的母猫成活率(2∶1),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这只流浪母猫和它的家族在12年中将为这个世界带来3200只成活长大的新生命。这样的计算还是基于相对保守的估计,这类估计的最高上限是7年间42万只小生命。
流浪猫成灾的问题促使小动物拯救组织不得不采取一项极端措施来解决资源上的短缺。许多Animal shelter会让一段时间内找不到人收养的流浪猫安乐死(Euthanasia)。这些身体健康但却遭受安乐死命运的猫猫大部分是野猫,它们在6个月大以后已经养成了野性难驯的独立习惯,很难适应成为人们家里的宠物。
"捕捉、节育与放回"("Trap-Alter-Release")拯救行动的诞生,为人道、合理与有效地救助小动物提供了一个新途径。野猫在被捕捉回来以后,接受节育,然后再被放归大自然。这些脱离了生育循环的猫猫,依然能够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颐养天年,但避免了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流浪动物危机。
"捕捉、节育与放回"的大致操作过程分为以下几步:
1.养成野猫在固定地点与时间被喂养的习惯。在捕捉的前一天,不要去喂,让猫饿上一宿。
2.在捕捉当天放饵前,设置好专门的捕捉笼。设置过程中避免被猫看到。注意选择比较适宜的天气进行捕捉,过于寒冷、炎热或大风大雨的天气对于一只被拘禁在笼子里的猫会造成生命危险。另外,不要捕捉正在喂奶的母猫,以免危及嗷嗷待哺的幼猫生命。
3.在捕捉笼中放食时挑选一些气味比较强的食物。捕捉笼的摆放位置应该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以免被过路人看到,随意释放已捉住的猫猫。野猫一旦逃走,很难再次引诱上钩。
4.在通常喂食的时间隐蔽起来,以免惊吓猫猫。每隔15分钟检查一下笼子。
5.猫猫捉到后,必须在手术前断食12个小时。建议还是关在同一个笼子中。用木块垫底架空,下面垫上报纸,接住排泄物。
6.受到惊吓的野猫可能会对人进行攻击,一旦因为抓咬受伤,千万要去医生处接受治疗,同时让兽医检查猫猫的健康状况,以确保无虞。
7.猫猫手术前,必须接受一下身体检查,以确认是否能够手术。5个月以下或身体健康有问题的猫手术上会承担较大的风险。
8.手术完毕后,猫猫的耳朵上会被做上记号(通常是一小块切除),以便后来人能够识别节育标志。
9.手术以后,经过休养与密切观察,如果猫猫表现健康的话,即可放归自然。
10.放归地点切记必须与捕捉地点一致。猫是领域意识极强的动物,并具备着捍卫自己觅食地带的能力。一旦被放到一个全新的环境,适应存活能力会大大下降。
在千百年前,人类让猫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把它们逐步培养成了依赖驯养的动物,与我们为伴。从那一时刻起,猫不仅成为了我们欢乐的源泉,也成为了我们的义务。即便那些被命运驱使流浪的猫猫,它们及其后代的安乐,也是我们不可逃避的责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3:15: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