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庙宇是供自古民间信仰的信众祭祀、供奉和求庇佑的地方,孔庙、关帝庙、观音庙、财神庙等常闻之,但您听说过猫庙吗? 现化龙镇沙亭村北约坊有一个石猫庙遗址,村民亲切唤其“猫咪庙”,据说是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由民众自建而成。文革“破四旧”时遭毁,庙宇被拆、石像弃之。后经重建,寻得石像才得以保留至今。新庙坐西向东,深2.31米、宽1.95米,空间狭小。细看此猫,通体用花岗岩雕成,盘于同为花岗岩的石板上,长0.44米、高0.32米,虽工艺甚好、栩栩如生,但因年代久远、保存不善,面目模糊,四周尚存零星蛋壳(见下图,樊芸摄)。 据闻,在古埃及,猫是神兽,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贝斯特女神”,象征月亮的温暖和女性魅力,古埃及人将其视作住宅和家庭的保护神,因此当地有不少用于供奉猫雕塑的神庙。这与沙亭村石猫庙的起源或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沙亭村背山临海,为珠江口要冲,坊间说法,过去村四周沙田鼠害严重,村人迷信,以猫为鼠之天敌,故建此庙,并刻石猫像供奉,祈求驱除鼠患。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四三天香火鼎盛。 说法二,猫庙的诞生与敬畏神鬼无关,而是人与自然万物和睦共处的生态世界观。如今村中仍有长者依稀记得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吃完汤圆后,隔天去拜猫庙的情景,除了带上一些香烛和两个煎堆,还会去当时旺丁又旺财的杂货铺买“猫咪纸”来烧。有村民从村史的角度分析,自宋代开村的沙亭(旧时叫沙路),在明末至清末期间,是个有一定规模的渔港,与周边的思贤、莘汀、细围、涌口等村构成一个水乡。村民半农半渔,曾有民谣唱道:“沙路十日三墟、一日两市”,可见一片兴旺之景。鱼是猫的盘中最爱,有人兴建猫庙,希望能与猫和谐共处,把它当作好朋友,以保佑村民每年渔季丰收大吉,也祈求人能爱护生灵万物,共同保护公共卫生与环境。 然而岁月变迁,民俗转化。拜猫庙的初衷已不被人看重,后代只是遵循上一辈人的习俗惯性行为而已。
原文链接:http://pyrb.dayoo.com/html/2011-04/02/content_1311050.htm### |